English

“读书毁了我”

2000-04-27 来源:光明日报 杨泽文 我有话说

在我的阅读印象中,有许多古今中外文化名人都撰写过关于读书苦乐的文章,但还没有一个像美国现代作家施瓦茨这样以《读书毁了我》为题而著书的。这种对读书进行完全否定的霸道口气,不能不引起读书人的注意,接下来自然是对此书来一个随便翻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随便翻翻”,十有八九的读者注定要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倾心的阅读状态。因为书中着力谈的是一个嗜书者的平生读书苦乐年华,而且比许许多多的前人谈得更好更实在,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你会庆幸自己读到了一部文笔优美和结构严谨的书林漫步遐想录,直到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本之后,在久久回味作者满纸的激情文字时,你才会突然明白作者为什么会使用这样一个不雅的书名。

作为一个嗜书者,在一生当中,写下几篇有关读书苦乐感受的动情文章并不难。但若要在年老时,因为某种缘起而追忆似水年华,将自己的书缘人生娓娓道出,让书里书外的浪花沿着内心的溪流不断飞溅,将已逝的生命光阴与那些众多亲近过的智慧书本非常和谐自然地串连在一起,就实属不易了。施瓦茨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工作,是作者以澄明和开敞的方式,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部可以感动自己也可以感动别人的写读书生活的书。

作者在倾心回望读书生涯时,与书中人物同喜同乐和共愁共悲,所直接提到的书就有70余种。作者在行文中,总是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读书见解、读书观念乃至读书思想溶入所呈现的人与事,这使得全书不断闪烁着“亮点”,使读者在阅读的进程中时常有豁然开朗之感。

在对《读书毁了我》的阅读过程中,施瓦茨的激情描绘还常常唤起我们的阅读经验,这种感受是很特别的。比如“我喜欢的是坐在床上,找一本书捧着读,没有人可以操纵我,也不能够干扰我”;“我常常读到最后几页时,突然又回到最前面的几页,不想让它走开,不想让书读完”;“我儿时在紧闭的门后坐在床上读书,一直读到黑暗包围我的四周,那是一种收复失地的行动”等等。因此可以这样说,最适合阅读《读书毁了我》的读者,应该是或者最好是那些离不开阅读的嗜书者。这样才会处处与施瓦茨达成一种前所未有的默契,进而展开和归纳一个个问题。比如“阅读”,作者分别在全书的各个章节中不时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在此我们随意抽出几句:“阅读是一幕安逸不变的背景,我的生命就在这背景上徐徐展开”;“阅读是一张门票,拿着它我才能够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阅读并没有替代生活,它往生活里面灌输了些内容,直到这两者无法单独抽出,就像无法从一滴水珠里将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开一样”;“阅读会使生活高尚起来,或至少使高尚的错觉成为可能”。

施瓦茨在《读书毁了我》中是以这样的一句话结束全书的:“阅读这件事,也只有这件事,我是为自己做的。那是一条使我的生活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至此,我们都并没有发现作者埋怨读书毁了自己,细细一想,才记起作者曾在书中说过这样的话:“我小的时候喜欢反语,每一个转折都是叫人痛苦又极甜蜜的惊讶”。看来作者在晚年写完这部书稿后敲定书名时也用了反语。中国不是有句俗话叫“返老还童”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